主页>健康>  正文

知易行难 近视防控路在何方?

发布时间:2019-12-11 14:13来源:
近视防控是老生常谈,但却不得不谈。目前,我国近视防控形势不容乐观,相关数据显示,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已达6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全球第一的国家,我国视觉健康形势极为严

近视防控是老生常谈,但却不得不谈。目前,我国近视防控形势不容乐观,相关数据显示,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已达6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全球第一的国家,我国视觉健康形势极为严峻。

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2018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显示,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过半,达到53.6%。其中,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其中高三年级高度近视(度数超过600度)人数在近视总人数中占比达到21.9%。如果不积极采取措施,近视问题或将影响国计民生。国家领导人多次从事关国家民族命运、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高度,对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和高度。从2018年8月开始,党和国家多次出台了近视防控的相关政策,今年4月到9月,陆续和各省(市、自治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意味着近视防控工作在国家高度重视下迈进了新的历史阶段。

近视防控知易行难,但刻不容缓,面对局势复杂的近视防控现状,只有梳理出关键问题结点,号召全社会群策群力对症下药,全方位立体化建立科学近视防控体系,才能打赢近视防控攻坚战。

第一、人力财力阻碍行业发展,标准不一造成行业乱象

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工作作出整体部署规划,但《实施方案》的落地却面临诸多困难。

首要问题是《实施方案》中并未明确提及解决儿童青少年眼睛健康问题的经费来源。教育部要求具体经费由地方落实,但近视防控是一件长期持续的巨大工程,除省级财政专门设立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项资金外,还需要更多资金助力。公益力量作为近视防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推进专项基金设立,实施专项管理,保障专款专用,才能为近视防控工作的有序推展保驾护航。同时鼓励政企协作,商业赋能,让各方企业加入其中,出资献力,将大力推动近视防控工作的推进。

其次,近视防控行业缺乏专业人才的培训与培养。全国38000名左右的眼科医生中,专注近视防控的不足10%,防重于控,但专家门诊压力大,面对预防有心无力。只有完善专业人才培养,分担门诊专家的压力,才能最大程度缓解儿童青少年近视“问诊难”、“控制难”的问题。同时,只有把非专业的人士培养成专业的科普达人、筛查志愿者、干预志愿者,专人、专岗、专注近视防控领域,才能帮助儿童青少年更清晰的发现视力问题,更高效的解决视力问题。此外,广大家长本身就是非专业人士,家长的觉醒,是近视防控事业成熟的检验标准。

再说,近视防控商机无限但良莠不齐,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借着国家重视近视防控政策春风,不少专注于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机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良莠不齐的近视防控机构缺乏监管,消费者真假难辨,不少近视眼患儿的家长非常希望能找到一种能快速,轻松治愈近视眼的方法或药物,一旦选择了夸大宣传的机构,将耽误近视防控的时机;另一方,劣币驱除良币,不良机构的扩张,将不利于国家青少年近视防控目标的实现。现在,近视防控市场鱼龙混杂,多数产品和方案难以推广,尤其是很多产品依从性差、价格较昂贵,很多在国外或者国内小范围临床实验已经得到有效验证的解决方案受制于体制机制的原因,还无法大面积普及推广。针对此种乱象,政府必须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地方产业发展,打造社会责任集群企业,才能全面支持近视防控系统工程良性发展。

“资金”、“人才”、“行业标准”这些问题导致近视防控工作的推进到达了一个瓶颈期,只有不惧艰难迎难而上,多方协力突破瓶颈,才能迎来近视防控新的春天。

第二、构建整体解决方案,群体个体干预双管齐下

其实早在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就提出“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但如今十多年时间过去了,相关监测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滑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扭转,学生的肥胖率、近视率等指标仍在上升。

现在国家陆续发力,提出了具象化的近视防控指标,国家政策推动近视防控产业发展,作为儿童青少年首屈一指的健康问题,大量的眼视光机构和公益组织入局近视防控行业,从视力健康筛查到视力情况建档,从近视防控科技产品的研发到个性化的视力干预方案的形成,耗费了大量精力和金钱推动近视防控工作开展。但是,近视防控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单兵作战并不能高效推进全国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工作,只有建立创新机制,构建整体解决方案,家校社共同发力,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近视防控现在已经逐渐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自上而下的重视需要自下而上的行动来呼应,这离不开具有可操作性的一系列举措来确保效果。《健康中国行动》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卫生健康委已经会同教育部,就全面加强全国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监测网络、数据收集与信息化建设达成共识:组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和视力健康专家队伍,科学指导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和视力健康管理工作。按照采光和照明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对学校、托幼机构和校外培训机构教室(教学场所)以“双随机”方式进行抽检、记录并公布,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片联系中小学校制度。

在国家政策的发布和政府视力健康的倡导下,增强体质、增加户外运动时间,防控近视得到了家、校、社会的普遍认同。目前,近视防控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其中责任目标正在层层落实,学校和家长都逐渐充分意识到近视带来的危害,并通过定期科普、检查、考核、督促等方式来确保近视率不增。除此之外,近视防控工作重点还必须强调群体近视率的整体下降和个体近视问题的针对性解决,二者双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缓解近视的新增和加重。

具体而言,学校通过校园健康视力小屋进行群体化干预,定期进行视力筛查及时发现视力问题,通过科普宣教增强学生的近视防控意识,培养学生爱眼护眼的良好习惯,达成整体近视率控制和下降的目标;家庭通过课后视力托管完成和个体化干预,通过四大筛查、三大建档、强化训练、八大干预等诸多环节,针对性解决学生的个人视力问题,及早发现及早防控,达成个体视力健康的目标。

近视防控,“防”与“控”配合缺一不可,“家”与“校”合力也缺一不可,必须有机结合,近视率居高不下的趋势才能得到彻底扭转。

第三、公益链接商业助推,高效推进近视防控工作开展

近视防控,作为国家战略,自带公益属性。首先,近视问题是90%左右儿童青少年的必经之路,这个理应上升到社会管理、国家发展层面来重视,社会的参与、国家的推动奠定了它的公益基础。其次,行业人力匮乏,没有公益力量的参与,无法保证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持近视防控的开展,特别是预防近视的工作。第三,近视防控有其"医学属性",但凡医学问题,核心就是三件事,科普、筛查、干预。而这三件事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离开社会行动和公益干预,难以打开系统化工作的局面。公益事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它以其独特的公益性和内容的丰富性,长久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公益事业对推动我国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公益是产生社会价值、解决社会问题的最佳枢纽,近视防控自然也不例外。

但是,近年来近视防控行业的蓬勃发展,却催生了不少机构以“公益名义”对接联系学校,其过分追求的商业性质致使利益最大化成为了核心目标,商业利益引起家长不满的同时,不仅导致了学校进退两难,也影响了近视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要想借助公益,链接商业,为近视防控行业赋能,必须凝练100%纯粹的校园近视防控公益模式,联合国家部委的专业公益力量,吸引社会公益力量参与解决校园近视防控的人力资源和资金投入问题,培训眼视光专业人才和爱心家长等社会志愿者,协同推动社会爱心力量捐助支持更多学校开展近视防控公益干预工作,进一步实现“政策导向、公益链接、商业助推、家校联动、社会捐助”新格局,配合政府解决近视防控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发病形势严峻,近视防控工作任重道远。做好近视防控工作是国家和民族的呼唤,近视防控是关系人民群众新期待的民心问题,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上,深刻认识近视防控工作的重要意义、重大责任和紧迫性,切实按照国家的要求把青少年综合防控近视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加强整体谋划,优化顶层设计,多方协作,共同做好近视防控工作。

(本文由陈璞、杨镨玉、陈楠华联合创作。陈璞:瞳康科技总裁办秘书。杨镨玉:瞳康科技企划专员。陈楠华:建国70周年爱国公益人物、中国顶层架构杰出导师、北大博雅客座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关工委健体中心公益护眼联盟副秘书长、中国校园健康行动护眼亮眼工程募资部部长)

  • 新闻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体育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说明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www.hefeif.com.cn All Right Reserved. 合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