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新闻>  正文

精品推荐---大清乾隆年制款铜胎掐丝珐琅奔巴壶

发布时间:2020-01-13 13:39来源:
清代,藏传佛教在蒙藏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藏传佛教得到清代统治者的大力扶持,『兴黄安蒙』成为巩固蒙藏边疆稳定的重要政策。不仅如此,清朝皇室也笃信藏传佛教,尤其是清

清代,藏传佛教在蒙藏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藏传佛教得到清代统治者的大力扶持,『兴黄安蒙』成为巩固蒙藏边疆稳定的重要政策。不仅如此,清朝皇室也笃信藏传佛教,尤其是清早期和清中期,藏传佛教在清宫内影响至深。在统治者的意愿下,清盛期曾大量仿制藏传佛教供器、法器,以及符合蒙藏习俗的生活用具,并对原有器物的材质、器型、纹饰等进行创新。这类器物不仅在清宫内大量使用,也被用以赏赐藏族宗教领袖和蒙古王公台吉。奔巴壶为这类器物中的代表之一,自康熙朝开始制作,最早实物为景德镇仿制的瓷质奔巴壶。

 

 

奔巴壶的原型是藏传佛教法器——spyi-blugs(或Ril-ba),汉译为『水壶』或『净水瓶』(下称净水瓶),其与汉传佛教中的军持形制相似,皆是由印度一种供佛教徒使用的生活用具演化而来,且这二者也皆为弥勒、八臂观音及千臂观音的手持器物,这在内地及西藏的佛画、塑像中可以见得。

 

 

但由于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分属佛教不同分支,其宗教思想有所差别,因此净水瓶及军持在宗教仪式上的具体使用方式,亦存在一定差异。军持为梵文kundika的音译,汉译应为『水瓶』之意,隋唐时期传入内地,唐代《敕修百丈清规》中提到:『净瓶,梵语军迟,此云瓶,常贮水随身,用以净手。』可见其主要供云游僧人及伊斯兰教徒盛水供洗涤或饮水之用。净水瓶则主要用于净化仪式和灌顶仪式中。近代丁保福《佛学大辞典》中记载:『竺国王即位时,以奔巴壶盛四大海之水,灌于顶而表祝愿,密教效此世法,于其人加行成就。嗣阿暗犁位时,设坛而行灌顶之式。』在古代印度,国王登基时要用水壶为其涂油。在灌顶仪式中也同样用这种敷圣油的方法来清洁圣像或礼器①。而藏传佛教密宗效仿此法,将净水瓶作为礼瓶使用,礼瓶又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作两种用途:一作『主瓶』,象征着神灵的观修坛城,内有灌顶水;另作『羯磨瓶』,在仪式的各个阶段用从羯磨瓶中倒出的水进行净化。这两种用途的法器形制相似,而装饰纹样略有不同,可从刻在其沿口的梵文字符和符号加以区别。目前可见的藏式净水瓶有两种形制,一种瓶颈较细较长,且壶口较窄,更肖似印度净瓶(下文简称长颈式);另一种则瓶颈较短,而壶口较宽,瓶身腹部饱满如钵,且流上饰有摩羯鱼,更具有藏族艺术的风格(下称短颈式)。

 

 

由于受到内地传统文化、宗教的影响,模仿净水瓶制作的奔巴壶未能完全承袭其使用方式,奔巴壶的功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清宫内,奔巴壶即可为法器,也可做供器使用,且其名称并不统一,又称净水瓶、沐浴瓶、藏草瓶等。在宫内举行宗教活动时,奔巴壶用来为神像和信徒本人进行沐浴,壶内盛圣水(即以清水泡以藏红花),瓶口插圣草,洒圣水或直接给信徒倒少许,作为加持水②。奔巴壶在清宫作供器使用则可见于《乾隆帝普乐寺佛装像《乾隆帝普宁寺佛装像》以及《须弥富寿寺乾隆御容佛装像》等,其中供桌上皆供有不同形制的奔巴壶。

 

说明: IMG_259

  • 新闻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体育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说明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www.hefeif.com.cn All Right Reserved. 合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