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新闻>  正文

何韵兰︱借古开今——当代中国画60家笔墨研究观摩展

发布时间:2020-07-17 01:56来源:
展览前言 纵览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关于传统与革新、继承与改良的思潮与论战纷起,中国画家不断地找寻国画未来的出路和方向,是镜鉴西方绘画还是继续叩问古老的中国画体系?时

展览前言

纵览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关于传统与革新、继承与改良的思潮与论战纷起,中国画家不断地找寻国画未来的出路和方向,是镜鉴西方绘画还是继续叩问古老的中国画体系?时至今日,当代画家用作品交出了不同的答卷,当代画坛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毋庸置疑,笔墨作为中国画的独有的表现形式,任何脱离了笔墨体系的作品无法称为中国画。

中国画中的笔墨有相对稳定的法则和规范,这些法则和规范的建立有助于画家进入这个有无比探索空间的艺术世界。但是笔墨系统的法则与规范,决不是要画家墨守成规,而是容许和鼓励他们有所探求和创新,须能“借古以开今”(石涛语)。纵观画史,自开新面而成大家者,必能穷究前贤血战古人,又能参合时代精神在艺术上自我演进。借古开今的出发点则是“开今”而“借古”,意是站在当下,在不断开拓、实验的同时,把历史作为参照、对话、挑战和超越的对象,构成延伸与超越的关系。

本次展览以“借古开今---当代中国画笔墨60家线上学术观摩展”为名,是为了将笔墨作为一个学术课题提出来,邀请当代名家展示他们的艺术风格和个性创造,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重新研究笔墨风格的意义和它的价值。相信参展的这60位个性笔墨风格鲜明的画家在笔墨上的各自探索成果和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仅会对人们有启发和借鉴的作用,而且会把画界对笔墨风格的讨论引向深入。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时代丹青文化传媒

学术主持:王镛

学术顾问:赵成民

展标题字:杨晓阳

参展画家

参展画家排序:按照姓氏笔画排序

王玉珏 王涛 王赞边 边铁生 卢振华 邓容存 刘万鸣 刘巨德 刘东亮 刘振东 华其敏 朱道平 朱葵 纪连彬 巩崇君 李宝林 李保民 李孝萱 李越 宋鸣 宋玉麟 吴绪经 何韵兰 杜跃华 陈茂叶 陈云刚 陈子贞 陈振江 陈振华 陈履生 陈沫 张立柱 张立辰 张捷 张道兴 张友宪 张凌超 张正玲 张建国 张世靖 赵晓峰 金晨 易凭 杨子健 洪惠镇 贾广健 秦天柱 袁 武 徐勇民 徐恒瑜 高令敏 曹留夫 犁夫 韩玮 韩莉 窦建波 裘兆明 裴保印 蔡智 魏志平

何韵兰

参展画家

何韵兰,浙江海宁人1936年出生。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任:中国女画家协会顾问,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华文化促进会美育工作委员会顾问,为国际美学协会会员,中国美协会员。曾任:中国美协理事,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美协少儿美术艺委会主任,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理亊,囯家美术课程标准审议组专家。

作品欣赏

早期作品侧重表现女性与自然的诗意交融已具有浓厚的东方情怀和个性特色。近年因对人文现状和环境的关注而重返自然命题。以意象手法表现对自然的敬畏。

原初组合(彩墨综合)150X50cm 2009年

天地奏鸣(水墨综合)80x100cm 2018年

她认为到了晚年,如果不再前进不再思考,功底和技巧都只能变成包袱。由于深入自然又投身艺术公益,她七十岁以后的作品从抒情悦目的风格转向凝重、又穿越凝重追寻自在和自然。为此,无论观念、手法、材料都进行了新的探索。希望承继“道可道,非常道”的哲思,也吸收当代艺术打破陈规的理念。形成她独特的不可复制的绘画语言。

绿殇—胡杨魂(彩墨综合)75×82cm 2008年

胡杨礼赞之一(水墨综合)100x80cm 2018年

胡杨礼赞之二(水墨综合)100x80cm 2018年

胡杨礼赞之三(水墨综合)100x80cm 2018年

山语之五(水墨综合)80x100cm 2013年

本次参展作品选自“自然本色”黑白水墨系列,着意笔意拓痕自然墨韵留在画纸上给人们带来的遐思和感受,其中既有亿万年风云变迁留下的神奇痕迹,又有如石如木似云似霞的万千自然情韵。

花语系列之二水墨综合80×100cm 2010年

自 然(水墨综合)100x70cm 2019年

本色自在之一(水墨综合)70x100cm 2019年

本色自在之二(水墨综合)100x70cm 2019年

春风吹又生(水墨综合)80x100cm 2017年

开拓”“进取”“拓境”

“拓境”““心象”这两个词语,是在何韵兰先生的作品前,从有敬意的感动情绪中蹦出来的。

依着我的理解,“拓”字有两个不尽相同的含义,一作行为的“拓印”,二作精神状态的“开拓” “进取”“拓境”所体现的是心性和情感的印迹,是在“神遇”的触碰中所生成的另外一种境界,暗合了古人所讲的“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神遇而迹化”。只有“心有灵犀”的人,才能在偶发的机遇中,使心理感应的灵敏度显现出灵光画境的样态。

碑(水墨综合)100x80cm 2018年

何韵兰先生有早年版画创作的实践经验,和在实践过程中所积累起的对肌理敏锐的嗅觉和技能的控制,而这种对印迹的把持又不仅仅停留在对肌理的满足和技术性的层面上。既“信马由缰”“异想天开”,又“有感而发”“ “随机而动”,在“移花接木”的交错叠加中生成并拓宽了画境的魅力,那是一道更为奇幻的风景。眼前的这批何先生的系列作品,已超越了“山水画”的学理概念,是在“情境”与心灵的契合中所形成的心象的印记。。

——梁占岩(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常务副院长)

  • 新闻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体育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说明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www.hefeif.com.cn All Right Reserved. 合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