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新闻>  正文

品味“驿言咖啡”

发布时间:2020-06-27 12:29来源:
【前言】 我最近有点走火入魔,对咖啡很入迷。到处当咖啡星探。 自从今年以来,疫情稍微好转,开始敢出门的时候,我便开始对自己来点新文青计划到处找咖啡馆喝咖啡去。但每次

【前言】

我最近有点“走火入魔”,对咖啡很入迷。到处当咖啡“星探”。

自从今年以来,疫情稍微好转,开始敢出门的时候,我便开始对自己来点“新文青计划”……到处找咖啡馆喝咖啡去。但每次白天很文艺地去,晚上很不文艺的睡觉……一个晚上眼睛睁得像灯笼一样。

这一个月以来,我就这个问题咨询过“豪丽斯”冯总,“玛汀咖啡”阿清,好友庄总,得到的答案归纳为两个字:“心魔”。从那天心魔解除,在壹壹美学生活馆喝了咖啡之后,我的味蕾除了茶酒之外,又多了一个咖啡,终于在60出头的人生,完整了一个三张嘴构成的“品”字结构。

前两天,到前埔中路297-299号,一个朋友的孩子开的“驿言咖啡”去继续绘制我的咖啡版图。

【我很钟意的小微露天院落:“小苏州”】

01

今天,随着现代主义生活时尚的演绎,出现了一个被社会学家Ray Oldenburg称之为,除了居住空间和办公场所之外的“第三空间”,也就是“咖啡馆”的地方。

“驿言咖啡”就是在前埔“衣力园”小区外路边的“第三空间”。只可惜这间咖啡馆外表不是特别显眼……就在“衣力园”小区外一排店面上。路边的行道树遮天蔽日,我前天下午2点多去的时候,烈日当空,气温极高,但行道树把这里遮挡得严严实实的,影响了发见这家咖啡馆的视野。只有门口的这家咖啡馆的调性……枯木朽株横盘在玻璃落地窗下,让我一下子就明了这家咖啡馆主人的品味了。

我有时候开玩笑地想,是否在店外面悬挂一杆《水浒传》里十字坡孙二娘一般的杏黄旗,上书“驿言”二字;或者干脆把孙二娘塑造在门口,一手端茶杯,一手端咖啡杯,当做店招牌,不怕施耐庵来讨版权,只怕是城管来拆了。

根据佛罗里达州立大学Lisa Waxman 博士的研究,每家咖啡店都有独特的氛围和文化,这与社会的归属感、个人领地意识和所有权、生产力以及社区意识相关。

所谓“独特的氛围和文化”,就是这“第三空间”的“调性”,或者按照咖啡泡吧者,文艺屌丝们的行话说,就是“尿性”。

说实话,当我楼上楼下,前前后后走了一遍之后,我马上跟我朋友的孩子,“少庄主”小郑说:“你这里太棒了!不网红都难!”

这个“第三空间”很有调性,很有“尿性”,“很屌”!但“屌”字里才一个口,很绝的是,“驿言”却是三个“口”:咖啡,茶,酒。这岂不是一个“品”字吗?!

我始终一个观点:饮品通人品;饮品可见人品; 品味就是品质。

我跟少庄主小郑聊他的“驿言”。我说,这家咖啡店不火不应该呀。不管是从中国人的文化思维:地理风水,咖啡馆的调性;还是从根据佛罗里达州立大学Lisa Waxman 博士的西方式文化思维研究,每家咖啡店所必须有的“独特的氛围和文化”;“社会的归属感、个人领地意识和所有权、生产力以及社区意识”等等,这家咖啡馆都必须火。这里小区密集;公司众多;店门口停车方便。地处闹市而清幽,占通衢之道而不争。

当然,疫情有些影响。但主要是宣传不够。宣传者,先靠新嘴巴……新媒体去“宣”,再靠人体器官……嘴巴去口口相“传”,这才叫“宣传”。要不然,再好的咖啡馆调性,再屌也是“酒香也怕巷子深”。

【上图:茶几上的文化石;下图:茶几上的朽木】

02

我不想把自己自贬为“老文青”,我也好面子。我自称为“资深文青”。“资深文青”的特点跟年轻文青一个“德性”。那就是,每到一个新的咖啡馆,看它是否有调性,是否很屌,首先看看它能否满足我手机照相镜头的味蕾。毕竟现在的文青没有哪一个不是“手机美学控”。这就是我前不久在《我不在豪丽斯,就在去豪丽斯的路上》一文中杜撰的新名词:“视觉美食主义”与“仿生经济学”的内涵。

来到这里不到几分钟,我的手机里已经是二三十幅的很有品味层次的照片了。

小郑“少庄主”的这家“驿言咖啡”是我这些年来走过的全国城市咖啡馆最密集的厦门城最特殊,最有特色的一家:咖啡馆与茶馆的混合体。

现在的咖啡馆都提供茶,但大都是“伪茶”:怎么讲?一是他们是把茶放在次要位置;二是茶也“次”。更多的是符合文青的水果茶,符合女生的美容茶,养生茶。根本没有正儿八经的好茶;更没有泡茶的好茶具,古风古韵的茶桌椅。

“驿言咖啡”让我喜欢得不得了的不是咖啡馆外山风海涛;而是她的自成一体富有生命气息的内部小环境:馆内前部是品咖啡构造区域;后小半部还有楼上的全部是品茶文化区。更绝的是,后面的一个露天小院隐密而温馨,让我仿佛在藤蔓攀援墙瓦而青翠,石桌的漏缺嶙峋而古拙。真让我有点浓缩版的“小苏州”的感觉。

如果你问我这家咖啡馆是什么调性?我会一言以蔽之:“木石文化”。馆内楼上楼下,到处都是摆得很适宜得体的木石。让我惊叹,原来已经没有生命气息不可雕的“朽木”又在这里枯木逢春;死石头又在这里活过来。整间咖啡馆,实在是因木石而显得“低调的奢华”。“驿言”的调性,因木石而凸显了她的“现代中式美学主义”理想:楼下馆内墙体,都用柚木皮作为宽幅状的装饰品;楼下古风古韵的茶几后面,有一个陶缸,插着一只日本人家庭院落、室内都有的最经典的植物……“吊钟”。

可别小瞧了那柚木皮,从木料加工厂买过来得一平米200多元;那一支吊钟,也要260元!

如果说楼下是中西合璧,咖啡与茶混合体,那么,楼上则是纯粹的中式古风:两个木屏风,把楼上的空间体现出“隔与不隔”的古代美学意蕴。一张大茶几,底座居然是一棵大树的树根。茶几玻璃上面,横亘着一段朽木。茶桌上的物品,可谓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因火而有茶水;因火土变陶瓷;因木而成桌椅;因铁制茶壶,因茶的土气而生金气。

驿言咖啡的主人,我的朋友是个艺术家,是个很有品味的人。曾经在时装设计界叱咤风云过;而现在管事的少庄主小郑,也继承了父亲的艺术基因,2017年刚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画得一手很有扎实功底的中国画。毕业后,居然跨界到轻奢美食与饮品(咖啡与茶)。前天去他那里,他为我调了一杯拉花咖啡,很是像模像样。给我品尝的一款木瓜水果布丁,用“椰浆、奶油、牛奶、布丁粉放入锅中煮沸搅匀,木瓜切开,把子挖掉,灌入椰冻布丁液,把切开的木瓜用牙签固定,放入冰箱冷冻”出炉的“仿生经济”艺术品,加上薄荷的青绿点缀拼盘,这款水果布丁像极了月亮,也算是代表了他这个初入职场,要自己闯荡江湖的一颗“创业心”。

小郑疫情前还在搞轻奢美食,目前暂停。看他原来的点餐单,我很惊讶这位国画专业毕业的艺术生,果然比一般人更有视觉美学素养:点餐单上的画面感更强;色彩感更好。墙上甚至还有少庄主自己创作的国画,也是给“驿言咖啡”增添了一抹文化亮色。

【少庄主亲自做的木瓜水果布丁】

03

到咖啡馆这样的“第三空间”,文青们获取“独特的氛围和文化”;认同自己的“社会的归属感、个人领地意识和所有权、生产力以及社区意识”的途径,饮品绝对是通向这些“文化认同感”的桥梁。如果说,在“第三空间”获得的精神文化享受境界是山,那么,饮品就是绕山的水。上面我已经讲到,这里的调性十足,是因为咖啡、茶、酒三口成“品”。

在这里品一杯浅中度烘焙的埃塞俄比亚产区的豆子具有柑橘、菠萝的调性;肯尼亚产区的豆子偏向蓝莓、青苹果调性或巴拿马产区的瑰夏偏向芒果类的热带水果调性的咖啡,最好是手冲的“黑咖啡”,不加任何东西,不去亵渎大自然本来应有的风味,还原自然与人生的本质,让我的咖啡文化信仰不再是过去深度烘焙的苦味,而是让自己的味蕾具有咖啡樱桃作为水果本来就应该有的大自然的风味,找到我这些年品单一麦芽威士忌、葡萄酒、白兰地的层次感;找到有别于中国茶的文化感,让傲慢与偏见;让急躁的烟火味,在这里烟消云散,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

而这里的茶更是没得说的。主人十年前爱上安化黑茶,从会展中心的茶博会一次性从厂家那里买来4吨的黑茶,十年的时间陈年,大自然这位师傅把原来的黑茶毛头小伙子,调教得变成一个醇厚香浓,没有一丝火气,圆融无碍的中年人。还有一点,在这样有品茗氛围的地方品茶又喝咖啡,真的如我的同宗乡贤林语堂所说的那样:“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写宇宙文章”。

【少庄主:小郑】

【少庄主给我的咖啡拉花】

【后记】

这篇文章是滥觞于今天凌晨半梦半醒时分,得益于突然对汉字“品”字的感悟作为切入点;也得益于“驿言咖啡”主人的木石文化艺术品味的启迪。这篇文字算是杂七杂八的随感吧。如果要写杂文,我会除了用另外一个题目:《三“口”之家》或者《三“口”成“品”》。

前天除了到“驿言咖啡”之外,我还到主人家茶叙。我孤陋寡闻,第一次看见一个人的家居生活与文化生活是如此与木石文化息息相关;因木石而成“品”。于是,我想,人总是由“品味”进入“品质”,因而有了人文的“品性”,生活的“品质”。人生是“品”出来的。中国有茶道;西方人有咖啡文化信仰。“道”与文化信仰,其实如出一辙。都是因“品”而“有味”;因量变而有“品质”。

看来,这里注定会成为我经常来心灵歇脚的好去处。

写于林语斋。

【日本美学标志性植物:吊钟】

【主人典藏十年的正宗安化黑茶】

【茶几上的文化石:华安九龙壁】

【木石文化一角管窥】

  • 新闻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体育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说明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www.hefeif.com.cn All Right Reserved. 合肥网 版权所有